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消息,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世界唯一建成并运行的熔盐堆第四代核能系统 ——2 兆瓦热功率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已在甘肃武威加钍运行。目前,技术团队正与国内核能企业合作推动钍基熔盐堆的工业示范应用,而上海也将成为供应链基地。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从上海光源到钍基熔盐堆(追赶、超越三十年)》的报告中介绍,“熔盐堆”以熔盐作为冷却剂,是第四代裂变核反应堆型之一,具有常压工作、无水冷却、核废料少等优点,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实现钍燃料工业利用的理想堆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熔盐试验堆,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放弃,没有继续推进工业应用。
“经过近 15 年攻坚克难,我们从组建队伍、建设能力平台到研发新材料、新技术,在钍基熔盐堆研发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先进核能产业链布局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徐洪杰介绍说,“2023 年 10 月 11 日 11 点 08 分,2MWt 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临界反应;2024 年 6 月 17 日 10 点 12 分,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2024 年 10 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堆(综合实验平台)。”
IT之家查询获悉,我国钍资源储量丰富,钍基熔盐堆可以助力能源独立。2011 年,中国科学院部署启动了“未来先进核裂变能 ——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另外,我国的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制定了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规划,今后还将在甘肃建立世界首座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研究堆,用于高功率、高辐照工况下钍基熔盐堆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工程热验证。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