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护航文学作品出海

内容摘要在版权输出至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近日,基于我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巨著《三体》改编的图像小说亮相2025年伦敦书展,出版方现场举办了国际版权推介会暨法文版签约仪式。同时,《三体》图像小说其他文版的版权输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在众

在版权输出至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近日,基于我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巨著《三体》改编的图像小说亮相2025年伦敦书展,出版方现场举办了国际版权推介会暨法文版签约仪式。同时,《三体》图像小说其他文版的版权输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在众多艺术门类里,文学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强大的传播力,更是连接民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桥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实现版权输出,在海外生动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力推动中国文化大步迈向世界舞台。与之相应的是,海外读者群体对中国文学的热爱与日俱增,他们借助这些作品来深入了解中国。

版权输出成效显著

《三体》图像小说是“三体”IP在出版物衍生开发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首次针对图像小说类别推出改编作品。该书由国风艺术家吴青松与“三体”IP内容开发和商业衍生全球独家版权方三体宇宙携手共同编绘,译林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整个项目规划涵盖原著三部曲全部内容,全套共计3部6册,预计在5年至6年内完成全部出版计划。

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陈叶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体》图像小说的国际版权输出工作经历了系统化的运作过程,早在2024年中文版尚处于筹备阶段时,译林出版社便启动了全球推广战略:先是在当年6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吸引行业关注;同年10月又登上全球出版业风向标的法兰克福书展,通过制作多语种资料、开展海报宣传、定向邀约海外出版社洽谈等一系列组合拳,引发国际关注。

上海译文出版社(下称译文社)近年的版权输出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平原上的摩西》《开心男孩》《开心女孩》等都实现了版权输出。译文社版权部主任周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举例介绍,2024年,译文社将《平原上的摩西》版权输出至越南。而在2023年,斯里兰卡某出版社辗转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线上平台主动联系译文社,提出购买《开心男孩》《开心女孩》的僧伽罗语版权。随后,经过反复推荐沟通,包括另外两本作品共计4本图书的僧伽罗语及英语版权一并授权至斯里兰卡,其中两本已经在当地出版。

如今,中国文学作品版权输出路不断拓展。陈叶表示,当前中国文学作品出海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以莫言、余华、苏童为代表的纯文学作家,凭借诺贝尔文学奖、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等国际文学奖项,在国际严肃文学界构建起系统的研究谱系;刘慈欣领衔的类型文学创作,则以《三体》为核心支点,在20余个语种市场掀起科幻阅读热潮。不过,她也指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征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翻译难度大、海外读者群体相对有限等问题,这需要业界持续投入精力,不懈努力。

周敏也表示,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充满机遇与挑战,唯有持续优化内容质量,加大翻译力度,精准识别目标市场,同时积极创新推广方式,才能切实推动中国文学作品的全球传播并实现繁荣。如在翻译方面,在推介之初,译文社就严格把控翻译质量。她以王寅的诗集《灰光灯》为例介绍,译文社特邀美国诗人翻译样章,力求最大限度还原诗歌精髓,保留词句之美。通过恰如其分的翻译,才能更好地将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介绍给世界,增加文化认同感,增强影响力。

持续拓展输出路径

在推动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业界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与路径。

在全球化出版格局下,译林出版社制定了体系化运营策略,针对不同图书品类特性与海外市场特点,构建起立体的版权输出模式。陈叶介绍,在文学类图书领域,译林出版社秉持“长效培育”理念,通过与国际知名且具有深厚文学积淀的出版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工作。在挑选合作伙伴时,译林出版社不仅关注其市场覆盖能力,更着重评估其对文学作品价值的专业判断能力与长期运营能力,以此确保作品在国际市场能够得到深入解读与持续传播。而在文化类图书的国际化推广方面,译林出版社重点对接深耕中国主题出版的海外机构,并联合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等平台,通过举办文化沙龙、专题展览等多样化活动形式,实现从单纯的文本输出向文化体验式的立体化传播转型。

在周敏看来,版权输出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除了丰富的版权资源和良好的国际形象,最重要的或许是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首先,要建立和维护广泛的行业网络,和作者、出版方、代理机构建立联系,分享资源。其次,不定期进行市场调研,熟悉各国版权市场动态趋势,这对版权输出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当然,有效的版权管理体系、相关法律知识和谈判技巧也至关重要。此外,版权工作者对于版权资源内容的熟悉程度也是影响版权输出的重要因素,要深入了解自身版权资源特色,这有助于其在推介和谈判时能快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版权输出方案,推动版权作品的国际化传播。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图公司)专门设立海外业务中心,全力推动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本报记者从中图公司获悉,海外业务中心是中图公司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化发展的核心部门,可为中外客户提供纸质出版物出口、电子出版物出口、国际出版、版权代理、翻译资源以及交流培训等全方位的“走出去”服务。海外业务中心与国内外上千家出版社保持广泛联系,与世界各地200多名汉学家、翻译家开展深度合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实现版权输出1000多项,授权作品涉及40多个语种。同时,该中心代理了50多位中国知名作家的作品,并促成莫言、余华、阿来、麦家、曹文轩、王安忆等众多作家的作品版权输出到世界多个国家。

中国作家协会同样在积极为文学作品“走出去”贡献力量。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自2022年7月启动以来,已推出42部作品。为搭建起中国文学与世界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助推这些作品走向海外市场,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图公司合作实施“扬帆计划”,目前已有29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入选作品与海外出版社签订了100多项版权输出合同,覆盖26个语种。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外国读者得以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在阅读过程中真切感受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独特魅力。(本报记者 侯伟)

(编辑:刘珊)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